随着人们对安全防护需求的日益增加,阻燃面料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纺织领域的热点。纯棉面料因其天然、舒适的特性,在服装、家居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纯棉面料易燃的特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高风险环境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兼具阻燃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的纯棉面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纯棉阻燃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展开研究,探讨其制备工艺、性能参数及相关应用。
阻燃剂的种类和用量直接影响纯棉面料的阻燃性能。常用的阻燃剂包括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和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因其环保性和高效性,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浸渍法、涂层法或化学接枝法将阻燃剂引入纯棉面料中,可显著提高其阻燃性能。
阻燃剂类型 | 优点 | 缺点 |
---|---|---|
磷系阻燃剂 | 环保、高效 | 成本较高 |
氮系阻燃剂 | 稳定性好 | 阻燃效果一般 |
卤系阻燃剂 | 阻燃效果好 | 环境不友好 |
抗紫外线处理通常采用紫外线吸收剂或紫外线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而紫外线屏蔽剂则通过反射或散射紫外线来达到防护效果。常用的抗紫外线剂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无机纳米材料。
抗紫外线剂类型 | 优点 | 缺点 |
---|---|---|
二氧化钛 | 稳定性好、无毒 | 成本较高 |
氧化锌 | 高效、环保 | 易团聚 |
阻燃性能测试通常采用垂直燃烧法、极限氧指数法(loi)和锥形量热法。垂直燃烧法通过观察面料燃烧后的炭化长度和续燃时间来判断其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法则通过测定面料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燃烧所需的低氧气浓度来评估其阻燃性能。
测试方法 | 优点 | 缺点 |
---|---|---|
垂直燃烧法 | 操作简单 | 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 |
极限氧指数法 | 结果准确 | 设备成本高 |
锥形量热法 | 可提供多参数分析 | 操作复杂 |
抗紫外线性能测试通常采用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紫外线透射率(t(uva)和t(uvb))来评估。upf值越高,表示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好。紫外线透射率则通过测定面料对uva和uvb的透过率来评估其防护效果。
测试指标 | 标准 | 评价方法 |
---|---|---|
upf | as/nzs 4399:1996 | upf值≥40为优秀 |
t(uva) | gb/t 18830-2009 | t(uva)≤5%为优秀 |
t(uvb) | gb/t 18830-2009 | t(uvb)≤5%为优秀 |
通过优化阻燃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显著提高纯棉面料的阻燃性能。研究表明,磷系阻燃剂与氮系阻燃剂的复配使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阻燃效果。此外,采用纳米技术将阻燃剂均匀分散在面料中,也能有效提高其阻燃性能。
阻燃剂复配方案 | 阻燃效果 | 成本 |
---|---|---|
磷系 氮系 | 优秀 | 中等 |
卤系 磷系 | 良好 | 较低 |
纳米阻燃剂 | 优秀 | 较高 |
抗紫外线性能的优化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抗紫外线剂和优化其分散性来实现。研究表明,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复合抗紫外线剂,可以显著提高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此外,通过表面改性技术提高抗紫外线剂与面料的结合力,也能有效提高其耐久性。
抗紫外线剂优化方案 | 抗紫外线效果 | 耐久性 |
---|---|---|
纳米二氧化钛 | 优秀 | 良好 |
纳米氧化锌 | 优秀 | 良好 |
复合抗紫外线剂 | 优秀 | 优秀 |
纯棉阻燃面料广泛应用于消防服、工业防护服等领域。其优异的阻燃性能和舒适性,使其成为高风险环境中工作人员的首选防护材料。
应用领域 | 优点 | 缺点 |
---|---|---|
消防服 | 阻燃性能好 | 成本较高 |
工业防护服 | 舒适性好 | 耐久性一般 |
纯棉阻燃面料在家居纺织品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其天然、环保的特性,使其成为窗帘、床品等家居用品的理想选择。
应用领域 | 优点 | 缺点 |
---|---|---|
窗帘 | 抗紫外线性能好 | 成本较高 |
床品 | 舒适性好 | 耐久性一般 |
纯棉阻燃面料的研究与应用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选择合适的阻燃剂和抗紫外线剂,并优化其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纯棉面料的阻燃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未来,随着纳米技术和表面改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纯棉阻燃面料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ag电子游戏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ag电子游戏,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