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纤维(聚酯纤维)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纺、工业用布等领域。然而,涤纶纤维在高温环境下易燃,且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限制了其在某些高温环境中的应用。因此,针对涤纶纤维的阻燃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涤纶纤维的燃烧机理、阻燃处理技术、产品参数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涤纶纤维阻燃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涤纶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燃烧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涤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约为20%-22%,属于易燃材料。为了提高其阻燃性能,通常需要通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处理来改变其燃烧特性。
涤纶纤维的阻燃处理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共聚阻燃改性是通过在涤纶纤维的聚合过程中引入阻燃单体,使其成为纤维分子链的一部分。这种方法能够实现阻燃性能的持久性和均匀性。
常用阻燃单体:
优点:
缺点:
表面涂层阻燃处理是通过在涤纶纤维表面涂覆阻燃剂,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火焰的蔓延。
常用阻燃剂:
优点:
缺点:
纳米复合阻燃技术是将纳米材料(如纳米粘土、纳米碳管等)与涤纶纤维复合,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提高纤维的阻燃性能。
优点:
缺点:
近年来,生物基阻燃剂因其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受到广泛关注。常用的生物基阻燃剂包括壳聚糖、木质素、淀粉等。
优点:
缺点:
以下为几种常见阻燃涤纶纤维的产品参数及性能对比:
阻燃技术 | loi(%) | 断裂强度(cn/dtex) | 热分解温度(℃) | 耐洗性(次) | 环保性 |
---|---|---|---|---|---|
共聚阻燃改性 | 28-32 | 4.5-5.0 | 350-380 | >50 | 良好 |
表面涂层处理 | 26-30 | 4.0-4.5 | 340-360 | 20-30 | 一般 |
纳米复合技术 | 30-35 | 4.8-5.2 | 360-390 | >50 | 良好 |
生物基阻燃剂 | 24-28 | 4.2-4.8 | 330-350 | 10-20 | 优秀 |
国内在涤纶纤维阻燃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聚阻燃改性和纳米复合技术。例如,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含磷共聚阻燃涤纶纤维,其loi达到32%,且力学性能优异。此外,东华大学在纳米粘土/涤纶复合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制备出loi为35%的阻燃涤纶纤维。
国外在涤纶纤维阻燃技术方面的研究更加多元化。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卤系阻燃剂的表面涂层技术,其loi达到30%,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德国巴斯夫公司则致力于生物基阻燃剂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木质素的阻燃涤纶纤维,其loi为28%,且具有优异的环境友好性。
以上内容为高温环境下涤纶纤维阻燃处理技术的综述,涵盖了燃烧机理、阻燃处理技术、产品参数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ag电子游戏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ag电子游戏,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